临上市的MiniMax,怎么偏偏在冲刺国内大模型第一股的节骨眼上,撞上迪士尼的枪口?
要知道它IPO的脚步都近了,却突然被迪士尼揪住不放,可不是小矛盾,是牵扯IP侵权的硬茬官司!旗下海螺AI生成的内容,到底蹭了多少迪士尼的经典角色?
更让人捏把汗的是,迪士尼还拉上了环球、华纳一起施压,这波风波会不会直接搅黄它的上市计划?
想搞懂MiniMax能不能扛住这关,得先弄明白这枪口到底有多难躲。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经历,刷短视频时刷到AI生成的小黄人蹦跶,或是达斯维达说俏皮话,觉得哇好有意思,随手就划走了。
可你根本想不到,就因为这些有意思的视频,有家叫MiniMax的中国AI公司,正被迪士尼、环球影城、华纳兄弟这三大好莱坞巨头堵着门告,而且啊,它还正忙着准备上市,这简直是火上浇油,谁看了不替它捏把汗!
展开剩余75%你敢信吗?曾经的海螺AI多风光啊!去年OpenAI的Sora刚把文本生视频炒热,它4月就紧跟着上线,还敢自称口袋里的好莱坞制片厂,说自己给创作者生成了超3.7亿个视频,那时候的它,好像觉得网上所有资源都能随便用,可它忘了,好莱坞的IP哪是那么好碰的?
迪士尼的法务部啊,连在荒郊野岭画个米老鼠都能找上门,这次人家带着119页的起诉书来,MiniMax这不是明摆着踢铁板吗?
其实这事儿的核心特简单,就是能不能随便用别人的IP。MiniMax说我是在创新啊,不是复制,是提取整合,为了推动AI发展。
可迪士尼那边不乐意了,你拿着我的角色赚钱,抢我的市场,还说创新?说真的,一边是想靠技术闯出名堂的中国创业公司,一边是把IP当命根子的好莱坞大佬,这博弈看得人心里发紧,要知道,这事儿得查三件事,MiniMax的AI训练池里到底有没有人家的版权作品?
生成的东西跟原IP像不像?有没有故意绕开人家的加密、水印?就冲它给生成视频打海螺AI水印宣传这事儿,风险就已经拉满了!
更让人着急的是,这不是MiniMax第一次栽在踩线上了!之前它有个叫Talkie的陪聊软件,在海外火到什么程度?用户上传照片做虚拟恋人,充钱抽卡,光这一个应用就月入几千万美元!
可结果呢?因为内容擦边、容易让人上瘾,2024年11月日本先把它下架,一个月后美国也跟上,好好的营收主力说没就没了。
你说它没能力规避风险吗?肯定有!可它就是不主动过滤那些擦边内容,现在又在版权上栽跟头,这到底是图啥啊?
现在的MiniMax,一边要应对官司,一边还得跟智谱抢国内大模型第一股的名头,可手里的牌是真不好打。
为了IPO,它急着证明自己,今年6月搞技术发布周,一下发五款产品,又是开源大模型又是AI音色工具,可有用吗?
C端没一个能打的!国内版的Talkie叫星野,8月的月活才100-500万,跟豆包的1.5亿比,连零头都不到,海螺AI更惨,连TOP10榜单都没进去。9月又推了个音乐生成模型,照样没掀起水花。
B端就更别提了!人家友商都在做深度定制,它偏要搞标准化产品,说定制化费钱费时间。可现在呢?
资本降温了,技术迭代慢了,商业化压力越来越大,核心团队还接二连三走人,产品负责人转顾问,商业化副总裁离职,战略投资负责人也走了。
反观智谱,估值都300亿了,还刚拿了10亿战投,MiniMax才40亿美元估值,这差距眼看着越来越大。
说真的,我特别理解创业公司想快速跑起来的心情,尤其是在AI这么卷的赛道里。可再急也不能忘了底线啊!
AI不是法外之地,版权不是小事,用户和市场也不是靠踩线就能留住的。
发布于:黑龙江省万隆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